肥料见效越快越好吗
种植户在买肥料的时候习惯性的问,肥料多久可以看到效果?做为农资经销商在选择销售的肥料时,也会格外关注肥料的速效性。
通过以上两种行为不难发现,目前我们在选择肥料的时候都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见效快的肥料才是好肥料。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今天就给大家讲清楚。
见效快的肥料才是好肥料吗?
作物在生长过程当中是长期需要营养的不断供应的,而且每个生长周期的生理特性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在使用肥料的时候更应该考虑的是肥料的营养全面性和科学配比,而不能只看肥料的速效性。
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现在很多不法商家为了迎合我们见效快的心理,就在产品本身上加入一些激素或者是劣质的氮肥,如果我们只要效果快就很容易选择到这样的产品,其实对作物的营养需求根本不合理,并且很容易引起作物后期的早衰情况。
基本营养原料的肥效,供参考
氮肥见效最快,碳铵当天见效,氯化铵5天见效,尿素一周见效,持效期在15—30天左右;磷钾肥一般情况下要10天慢慢见效,持效期在45—90天不等;生物有机肥见效最慢,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慢慢有效果(并且作物上表现并不明显),其持效期可以长达半年以上。
如果是激素类添加物,见效非常快,但是其并没有营养物质,对作物的增产并无效果。
建议大家在选择肥料的时候也要总结:
如果你买的肥料在使用后1—2天就有明显的效果,叶片茎秆生长速度明显,叶片发黑发绿,连续使用两三次后,会发现作物底部叶片发黄,茎秆细弱,果实开始畸形并发育不良,并且出现早衰情况,一般这种情况多半是选择到激素肥。
生物菌肥近些年广受种植户的喜欢,但生物菌肥的见效速度就比较慢,由于施入到土壤当中后,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繁殖,并且在繁殖过程当中也会受到温度、湿度、土壤环境的影响。生物菌肥不能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但使用过生物菌肥以后,土壤条件变好,有机质增加,如土壤通透性改善,可以使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良好,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才能高产,根系的吸肥能力明显增强。化学肥料(复合肥,大量元素,中量元素肥等)一般利用率较低,一般在30—50%,磷肥的更难吸收,一般在30%,目前更提倡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一起使用,可以提高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也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
总之,我们在选择使用的肥料也好,经销商在选择销售的肥料也好,我们的目的都是增加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不是只关注产品的见效速度。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视作物的营养是否全面,能否满足作物的生理需求和生长规律,同时怎么搭配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来实现作物的高产和优质。